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专长医师

传统医术师承教育-肺痨辨证论治的辨证要点

发表时间:2022-07-09 来源:中医技术学习-中医医师考试网浏览量:144

传统医术师承教育是中医传承的一种方式,俗称中医师承教育,中医内科学知识众多,对于中医学习来说,也是要点所在,中医师考试辅导网小编就肺痨辨证论治的辨证要点做一个分享。


传统医术师承教育-肺痨辨证论治的辨证要点


肺痨


细目一 概述


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,以咳嗽、咯血、潮热、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。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,现代医学的肺结核基本与之相同。


辨证论治


1.辨证要点


肺痨应首辨病变之脏器;次辨虚损之性质;三辨夹火、夹痰、夹瘀之不同。


(1)辨病变之脏器:本病常见咳嗽、咳痰、略血、胸痛症状,病变主要脏器为肺;若兼有乏力,纳少,腹胀便溏,则病及于脾;如有腰膝酸软,五更泄泻,男子遗精,女子经闭,则病损至肾;或见心烦易怒,失眠心悸,则病及心肝。


(2)辨虚损之性质:肺痨临床以咳嗽、咯血、潮热、盗汗、消瘦、舌红脉细为主症,故以阴虚为主;病变日久,出现咳嗽无力,气短声低,自汗畏风,舌质转淡,则属气阴两虚;若病情进展,兼有喘息少气,咯血暗淡,形寒肢冷,脉虚大无力,则为气虚及阳,阴阳两虚。


(3)辨夹火、夹痰、夹瘀:本病如发热明显,午后潮热,骨蒸颧红,五心烦热,盗汗量多,心烦口渴,属于夹火之证;痰黄量多为兼夹痰热;痰白清稀或起泡沫为湿痰、寒痰;若见唇紫舌黯,则为夹瘀。


部分内容源自网络,仅供参考和阅读


以上内容就是中医师考试辅导网小编整理的关于“传统医术师承教育-肺痨辨证论治的辨证要点”的相关内容,医学备考很枯燥,容易心烦意乱,中医师考试辅导网小编提醒备考学员,要合理安排备考计划,掌握学习方法,合理调节学习情绪,避免自我放弃,学习方法其实有很多。想要了解更多医学考试报名审核信息、复习资料、备考干货请关注中医师考试辅导网,这里有更多的考点资讯、考试动态等你哦~

上一篇: 传统师承出师考核-中医内科学喘证表寒肺热证

下一篇: 传统师承学习-肺痨的诊断和类证鉴别

相关资讯